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浅析(2)

来源:中外公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 不同宗教文化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模式差异 3.2.1 一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以一神论为主伊斯兰教,犹太教为发源的基督教建筑文化有以下特色。 1)对光线追

3.2 不同宗教文化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模式差异

3.2.1 一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以一神论为主伊斯兰教,犹太教为发源的基督教建筑文化有以下特色。

1)对光线追寻的偏好。一神论的起源有明确的指引性,这种指引性延续到建筑模式中。太阳对古人来说是唯一的,对光线的崇拜是唯一性的表现。无论是罗马的万神庙还是后来的巴洛克,哥特式教堂还有近现代的教堂都存在对光影的追求。基督教教堂对光影的特殊喜好,也是“一神论”的唯一性的体现。

2)城市的制高点偏好。一神论的宗教建筑多为城市的制高点,或伫立在山体之上。这种耀眼的感觉,便是指引性的另一演绎。罗马的万神庙到佛罗伦萨的教堂的穹顶高度之争;巴黎圣母院为巴黎多个轴线制高点之一;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依山而建的神庙,最高级别的神殿是建在干枯河谷的最高处。还有德国的科隆教堂,高迪的圣加教堂举不胜举。

伊斯兰教的高塔,可清楚看到周边的环境。阿拉伯古建筑文化发源地之一约旦的多个古城遗址如佩特拉、安曼、杰拉什等古城中的神庙都可鸟瞰全城。

3)外向型的建筑细部。从欧洲教堂的雕刻装饰中的狮子多带翅膀,具攻击性,而佛教建筑的中国狮子多乖巧。

4)排他的特性。伊斯兰教是排他性的代表,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能随便进入清真寺,阿拉伯世界的游客不可随便入清真寺内参观和拍照的。即使与美国建交,在阿拉伯地区开放程度等同香港的约旦也不例外。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信徒与其他宗教信徒通婚,后者须放弃自己的宗教转投伊斯兰教方可通婚。这种情况只有在各种文化高度集中的城市或国家才能把他们的排他性弱化,如香港。因此,清真寺的建筑模式相对其他宗教建筑封闭围合。

3.2.2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无论人文文化是开放、还是封闭,都较平和。其建筑模式多是温和、包容、世俗、具有礼制,如佛教、道教、印度教。

农民耕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稳定平和的宗教体系。以佛教为例,从尼泊尔起源的佛教传入印度后与婆罗门教互溶演变成印度教传回尼泊尔,也是多神论平和的体现。原有的婆罗门教是把印度人划分为四个阶级,随着生产力和资源的剩余,农奴制度瓦解,统治阶级需要一个更平和的宗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正好取代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便逐渐演化成印度教。所以,很多印度教建筑中大型的庙宇以开放式的模式建造,小神庙随处可见,建筑的选址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没特显眼。以印度教为基础的佛教,即传入不同国家,这种温和的本质依然处处可见。

多神教国家,多存在三、四种以上的宗教,这些宗教的建筑模式也不断的互相借鉴与包容。如海洋文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的槟城乔治城柔和了中国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建筑文化。更有代表性的就是槟城山上佛教寺庙——极乐寺更是吸收了多种宗教模式综合体。

中原的佛教与道教在历史上多次竞争,出现建筑文化互溶,礼制的儒家学说的搀和,也见证了在宗教竞争下,求存寻异的包容性建筑文化的产生。

多神教的国家更多涵盖猎人、农民、游牧民族三种生活模式,或该三种模式的组合。因此,所建设的神庙建筑元素也多样,反映出人们的各种心态如:生殖崇拜,炫富心理,生老病死的态度,往生期望等等。

而多种生活模式的组合也使同种宗教建筑文化的产生分流。例如中国国土广阔,地理生态环境多变,也确定了生产模式的多样。传入中国的佛教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呈多样性,藏传佛教和中土汉传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云南省的上部佛教的建筑模式就有很大的分别。中国的道佛建筑中,官式与民间模式的差别就很大,融和多种生活模式,让宗教建筑体现出明显的礼制性。

3.3 不同宗教建筑模式的共通性

梁思成老先生说过,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建筑与中国本土优良的建筑技术得以结合。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佛教建筑受希腊和伊斯兰地区建筑风格影响,把外来的建筑营造法式沿着内地丝绸之路引入国内。山西省的无梁殿中的穹顶和卷拱做法就是一例。虽然这种影响并非大范围,但可见微微余音的效果。同时中国的木构架模式也小范围的影响到欧洲及阿拉伯地区。中国的宗教故事多通过壁画绘制墙上,欧洲教堂的壁画多刻画在屋顶,须仰视才能看清。山西省的云冈石窟也有把壁画和雕刻做到石窟顶部的,最终还是为了把宗教故事简单示人。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网址: http://www.zwglzz.cn/qikandaodu/2020/1228/346.html



上一篇:浅析中外火灾调查制度
下一篇: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

中外公路投稿 | 中外公路编辑部| 中外公路版面费 | 中外公路论文发表 | 中外公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外公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