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4)

来源:中外公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概念上讲,城乡结合部的地域描述符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特征,国内许多学者也以这个概念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

从概念上讲,城乡结合部的地域描述符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特征,国内许多学者也以这个概念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城乡结合部”这一地域的特征。但我们也发现,在上述的一些研究中,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概念与地域表现的描述不尽相同,例如:“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交接部位,包括部分城市建成区和部分乡村的自然、经济交合带”;“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连接的部位,是在城市、乡村体系上衍生出来的一种紧靠城区不连续的过渡性区域”;“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边缘区内,是城市绿化隔离带内的广大绿色区域”;“城乡结合部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接合部位”。

很明显,上述定义表现出概念应用的随意性和混乱性,说明这一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总体而言,通过表7的分析我们看到,城乡结合部的研究成果和视角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部分规划文献的重点也放在城市土地研究和规划行政管理中。城乡结合部的称谓注重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特点,直观简明地概括了这一地域的基本特点,也比较符合人们口头上的表述,但我们应认识到,在城市地域结构中,城乡结合部的范围比较小,它只是城市边缘区中近缘区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边缘区的概念。

3.5 中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异同

中西方城市边缘区理论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西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中国城市边缘区的第一次提出是为应对城市边缘空间“四不管”出现的问题而从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西方边缘区的理论研究往往关注生态问题与人的宜居问题,中国则更加关注土地开发与利用中的管理问题;西方城市边缘区的划定是以功能区作为边界划定的依据,中国则是以行政管辖区作为边界;西方关注的空间范围是整个边缘地区,而中国关注的空间范围更多的是城市边缘区中的城乡结合部(这表现在我们的边缘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方面,目前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空间位置上更像国外的内边缘带);西方城市边缘区界定的主要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我国目前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四分之一;西方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学科发展趋势是从地理学到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并正走向景观生态学,我国主要从地理学、管理学到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并有走向经济学、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城市边缘区理论的研究共性主要有:城市边缘区的概念仍然较笼统,还在继续研究和发展之中;实证研究多,纯理论研究少;理论研究定性描述多,没有成熟的方法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准确界定,研究都还不成熟。

在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中,尽管西方的研究起步早,但中国从跟踪学习到目前的国际接轨、特色创新,正逐步走向以生态学为核心的集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多学科融为一体的交叉研究领域。

表7 国内以城乡结合部展开研究的研究视角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

4 结语

就我国而言,当前众多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模式是“摊大饼”式发展,即以已形成的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层层拓展,这种扩展模式表现为低密度蔓延式发展,尤以边缘区低效为甚。从2000—2012年卫星片反映的数据来看,城市边缘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和违法用地都呈不断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边缘区违法占地和耕地锐减的问题已经比较尖锐,需要尽快找到一种操作较简易、控制管理更刚性的方式。因此,针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有必要厘清边缘区的概念,加强边缘区的量化技术研究;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空间整合,建立城市边缘空间“刚性”的控制圈,通过边界限定对城市边缘区“塑形”[24],制约多头管理,减少空间管理与规划“盲点”,走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城市精明主义道路,引导整个城市空间走向可持续的有机增长模式,使城市边缘区土地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居环境得到显著的提高。城市边缘区的理论研究若能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帮助解决上述问题,无异于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解决城市的核心问题。

感谢研究生王明惠和申犁帆同学协助整理论文

1 背景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总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结构变化最大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最快的地区位于城市的边缘,这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区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由乡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边缘区外部空间范围的扩张。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最为突出的特征体现为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空间蔓延的无序性。这种快速无序的蔓延给边缘区带来了一系列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外来人口激增、耕地快速流失、土地资源浪费、“城中村”泛滥、山体湿地破坏、大气水体污染、社会形态极化、贫富隔离等现象与问题。因此,以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边缘区研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其他相关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2013年12月12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报告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守底线,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划定生态红线;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要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工作,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大量的城市边缘空间的理论研究普遍存在概念混淆、方法粗放的问题,厘清该空间的基础概念是加快科学研究和科学制定发展策略的前提。2 国外相关研究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由于其在空间上的动态性而一直存在称谓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并处于混乱局面。“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城市过渡带”、“边缘带”、“城市边缘空间”、“郊区”等都曾经成为城市边缘区的代名词,范围上或互相嵌套,或互相包含。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以确定研究对象的内涵、特征和空间位置 城市边缘区理论源起与学科发展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路易斯(H.Louis)在研究自然限制因素对城市扩展的长期影响时最早提出了城市边缘区概念。他在探讨柏林的城市地域结构时发现,有些土地利用带主要分布在早期城市的边界地带,虽然随着城市的扩展逐渐被建成区侵吞,并已融合为市区的一部分,但它们仍然以其独特的景观成为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分界,而且这一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总是随其在城市地域内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路易斯称之为“城市边缘带”(stadtrandzonen)[1]。这一概念提出后,被城市学、生态学、规划学等领域的学者广泛引用并深入研究(表1),虽然所用称谓和概念都略有不同,但对这一空间的关注和研究自此从未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卡特(Carter)与维特雷(Wheatlay)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城市边缘区研究已不能适应这一地区的功能变化,于是提出:“城市边缘区不仅仅是城市地域内部一种独特的景观类型,还是一个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独特区域,其特征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土地利用具有综合的特点;应从多个方面研究城市边缘区的演化,特别应注重人口、社会特征的城乡过渡性”[13]。此外,美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采用“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工业或发动型工业可使该地区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形成核心区域(core region),它对周边产生一定范围的影响,这个受影响区即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核心区和边缘区在空间系统上存在权威—依附关系,但长期存在矛盾与冲突。城市及周围的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典型的核心—边缘关系[14]。20世纪80 年代,印度学者德赛与古普塔(Anjana Desai & Smita Sen Gupta)认为,在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可具体再划分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边缘区,并采用“郊区化指数”来划分边缘区的范围[15]。之后,英国乡村协会组织在1997 年举办的城市边缘区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研究的五个主要议题:(1)农业与城市边缘区;(2)城市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压力;(3)城市边缘区的娱乐活动;(4)土地利用关系与冲突;(5)城市边缘区政策间的相互作用。从国外城市边缘区概念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对这一地域的理论研究角度从初期的自然形态、景观特征发展到经济、社会的差异性并逐步将它看作一个独立的实体进行全面的研究,反映出城市边缘区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需要以系统和全面的思路深入研究它,使之更有效地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图1 国外不同学科领域“urban fringe”成果分析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1991年至今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在EI、SCI、Elsevier三大数据库研究文献数据绘制图2 1991—2013年国外“urban fringe”研究成果学科分布图资料来源:同图12.2 国外边缘区研究学科发展动态从国外近20年三大数据库(EI、SCI、Elsevier)城市边缘区研究文献的学科分析可见(图1,图2),城市边缘区的研究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从城市规划学及景观生态学视角研究城市边缘区的内容最为活跃,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从地理学和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研究。从文献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国外边缘区研究起源于地理学,但很快在城市规划领域展开了应用和研究,近年来西方国家关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景观生态方面。景观生态领域又可分为两个层面:风景园林空间格局关注的是在时间维度下,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域空间中不同类别的自然景观斑块的时空变化对城市中心城区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边缘区宜居层面的内容则反映了边缘区中人的生活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景观生态学方面研究成果的增加,恰恰说明了西方国家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本元——以边缘区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要。这也成为今后城市边缘区研究的热门方向。表1 国外城市边缘区概念资料来源:作者整理?3 国内相关研究3.1 源起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已有“距城百里为郊”之说,其中“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且“以宅田、土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周礼·地官·载师》)。可见,郊区历来泛指城区周围以田园景观和农牧功能为主的地区,古代它和主城有明确的分界线——城墙或护城河。而现代意义上的郊区,则是“城市市区以外、市界以内的环状地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田园景观并为城区服务的农副业经济区”[16]。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郊区用地又指位于城市规划区外围,但需要控制的地区,是城市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上与市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在我国的行政划分上,郊区是一个具有明确行政界线的地域。早期,我国的城乡规划研究中涉及该区域时都以“郊区”论之,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背景正如吴良镛教授所说:“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地区,即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区,也称为城市边缘区。这本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它处于多个行政管理界限的边缘,过去是个四不管地区,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把它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新的重点课题,则是规划界这十多年的新动态”[17] 相关概念顾朝林教授于1980年代初从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开始了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他认为“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从社区类型看,它是从城市到乡村(或者是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地带;从经济类型看,这一地域自然成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渐变地带。城市边缘区又分为内缘区和外缘区”[18]。国内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是以这个定义为理论基础开展的(表2)。表2 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资料来源:作者整理?① 同周婕。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为了方便研究和规划管理,城市边缘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界线,但城市边缘区的边界随城市规模、辐射强度、行政及城乡关系而变化,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这一动态区域准确界定的难度较大,故多数学者将城市行政区界作为边界。随着遥感技术和空间定量分析技术的进步,边缘区边界界定困难的局面将得到突破 国内学科发展表3是国内近20年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在中文期刊数据库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未经概念统一),用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带、城乡边缘区、城乡过渡带等发表的成果只有10%,说明这些称谓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表4是国内近20年城市边缘区中文期刊数据库研究视角的分析,数据表明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视角研究边缘空间区域的名称分别为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在生态学则是城乡交错带、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而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学在边缘空间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其研究走势与国外一致。结合表5的分析,进一步表明边缘区的研究重点在于该空间生态效应的发挥。但从目前国内研究边缘区的方法来看,定量研究非常有限(表6)。这也成为我们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城市边缘区与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比较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在边缘区研究中用郊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带、城乡边缘区、城乡过渡带的概念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但用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研究同一个地域空间的文章不在少数。这就说明我们在概念上没有厘清。关于这一点,主要是由于中国城乡地域结构的划分有诸多标准,行政管辖界限的变化,称谓的不同且互相嵌套,再加上研究的角度不同,导致学术界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描述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目前主要从四个方向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定义:(1)从空间位置上去解释;(2)从行政地域上去解释;(3)从社会经济景观特征上去解释;(4)从城市的扩散作用或城市的影响力上去解释。表3 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成果统计表资料来源:作者根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中题名含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等文献数据整理?表4 国内城市边缘区不同研究视角统计表(单位:%)资料来源:同表3?表5 国内以“城市边缘区”展开研究的研究视角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表6 国内以城市边缘区展开研究的研究方法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这四个方向的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边缘区”的定性描述。从理论上讲,由于概念名称的同一性,这四个描述在城市地域上的反映应该是一致的。但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1)与(4)的范围相对较大,地域边界比较模糊;(2)与(3)比较清楚地概括了城市边缘区某一方面的特征,但两者对比起来又有不同——前者基础是“城区与郊区”,后者基础是“城市与乡村”。四者是截然不同的地域概念和范围,由它们所产生的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自然很难统一。依据国际上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对这一区域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城市边缘区”这一概念名词更适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研究,原因如下。(1)“城市边缘区”最直观地反映了城乡过渡地带的“动态性”和“过渡性”。吴良镛教授认为:“城乡交接地带的一大特点就是过渡性,城市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交接带可能成为明天的城区,今天的乡村可能成为明天的交接带,不断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推移”[17]。由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基础是城市,而现代中国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边缘”一词非常直观和动态地表现出了其发展的态势。(2)“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在国外有比较长的沿革发展,在国内也是较早被引入的概念用语,使用“城市边缘区”有利于在这一学术领域里与国际接轨。(3)“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比较符合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我国从古至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清晰的“城市—乡村”二元地域结构,“城市边缘区”很直观地表述了这一地域处于“城市”影响范围之内,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们普遍的城乡观念,又在学术上明确了这一地域的直接作用力——城市,对开展此领域的研究颇有益处,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地域。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土地特征向量的渐变性,以及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使之成为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立的地域空间单元。它可以划分为近缘区和外缘区,近缘区为环城市建成区周边,城市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明显的地区,城乡结合部即位于其中。关于城乡结合部,这是20世纪80 年代中期由国土、规划部门提出的便于规划和管理的概念,主要指“城市规划区范围的边缘地带,是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是城市近域推进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区域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19]。2002年8月,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城乡结合部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明确了“城乡结合部”概念所具有的规划和土地管理背景的特征。从概念上讲,城乡结合部的地域描述符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特征,国内许多学者也以这个概念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城乡结合部”这一地域的特征。但我们也发现,在上述的一些研究中,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概念与地域表现的描述不尽相同,例如:“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交接部位,包括部分城市建成区和部分乡村的自然、经济交合带”;“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连接的部位,是在城市、乡村体系上衍生出来的一种紧靠城区不连续的过渡性区域”;“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边缘区内,是城市绿化隔离带内的广大绿色区域”;“城乡结合部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接合部位”。很明显,上述定义表现出概念应用的随意性和混乱性,说明这一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总体而言,通过表7的分析我们看到,城乡结合部的研究成果和视角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部分规划文献的重点也放在城市土地研究和规划行政管理中。城乡结合部的称谓注重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特点,直观简明地概括了这一地域的基本特点,也比较符合人们口头上的表述,但我们应认识到,在城市地域结构中,城乡结合部的范围比较小,它只是城市边缘区中近缘区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边缘区的概念 中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异同中西方城市边缘区理论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西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中国城市边缘区的第一次提出是为应对城市边缘空间“四不管”出现的问题而从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西方边缘区的理论研究往往关注生态问题与人的宜居问题,中国则更加关注土地开发与利用中的管理问题;西方城市边缘区的划定是以功能区作为边界划定的依据,中国则是以行政管辖区作为边界;西方关注的空间范围是整个边缘地区,而中国关注的空间范围更多的是城市边缘区中的城乡结合部(这表现在我们的边缘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方面,目前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空间位置上更像国外的内边缘带);西方城市边缘区界定的主要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我国目前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四分之一;西方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学科发展趋势是从地理学到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并正走向景观生态学,我国主要从地理学、管理学到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并有走向经济学、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中西方城市边缘区理论的研究共性主要有:城市边缘区的概念仍然较笼统,还在继续研究和发展之中;实证研究多,纯理论研究少;理论研究定性描述多,没有成熟的方法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准确界定,研究都还不成熟。在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中,尽管西方的研究起步早,但中国从跟踪学习到目前的国际接轨、特色创新,正逐步走向以生态学为核心的集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多学科融为一体的交叉研究领域。表7 国内以城乡结合部展开研究的研究视角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4 结语就我国而言,当前众多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模式是“摊大饼”式发展,即以已形成的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层层拓展,这种扩展模式表现为低密度蔓延式发展,尤以边缘区低效为甚。从2000—2012年卫星片反映的数据来看,城市边缘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和违法用地都呈不断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边缘区违法占地和耕地锐减的问题已经比较尖锐,需要尽快找到一种操作较简易、控制管理更刚性的方式。因此,针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有必要厘清边缘区的概念,加强边缘区的量化技术研究;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空间整合,建立城市边缘空间“刚性”的控制圈,通过边界限定对城市边缘区“塑形”[24],制约多头管理,减少空间管理与规划“盲点”,走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城市精明主义道路,引导整个城市空间走向可持续的有机增长模式,使城市边缘区土地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居环境得到显著的提高。城市边缘区的理论研究若能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帮助解决上述问题,无异于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解决城市的核心问题。参考文献[1] Louis H. Die geographische Gliederung von Gross-Berlin[M] // Louis H,Panzer W, eds. Landerkundliche Forschung: Krebs-Festschrift. Stuttgart:Englehorn, 1936: 146-71.[2] Wehrwein G S. The Rural Urban Fringe[J]. Economic Gepgraphy,1942(18): 217-28.[3] Andrews R B. Elements in the Urban Fringe Pattern[J]. 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 1942(18): 169-83.[4] Mckain W C, Bumight R O.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 cance of the Rural Urban Fringe from the Rural Point of View[J]. Rural Sociology, 1953(18):109-16.[5] Conzen M R G. 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 No. 27. London:George Philip & Son, 1960.[6] Whitehand J W R. Fringe Belts: A Neglected Aspect of Urba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o.41. London: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67:223-233.[7] Pyror R G. Defi ning the Rural Urban Fringe[J]. Social Forces, 1968(47):202-15.[8] Russwurm Lorne H, Sommerville E. Man's Natural Environment: A Systems Approach[M]. Pacifi c Grove: Duxbury, 1975.[9] Von der Dollen B. An Historical-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Urban Fringe-belt Phenomena[M] // Slater T R, ed. The Built Form of Western Cities: Essays for M. R. G. Conzen on the Occasion of his Eightieth Birthday.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 319-345.[10] Allen Ralph. The Rural-Urban Fringe: A Case Study of South West London[EB/OL]. Geocases. (2009-12-26)[2014-03-24]. Mayhew Susan. A Dictionary of Geography[M]. 4th ed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9[12] Griffi ths M B. Lamb Buddha’s Migrant Workers: Self-assertion on China’s Urban Fringe[J].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China Aktuell),2010(39): 2, 3-37[13] Carter H, Wheatlay S. Fixation Lines and Fringe Belts, Land Uses and Soeial Areas: 19-Century Change in the Small Town. 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London: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79.[14] Friedmann John.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 The M.I.T. Press, 1966.[15] Anjana Desai, Smita sen Gupta. Problems of Changing Landuse Patterns in the Rural-Urban Fringe, Perspectives in Urban Geography, Vol. 9, Rural-Urban Fringe[M].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16] 辞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 辞海(缩印版)[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447.[17] 吴良镛. 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1986—1995)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40.[18] 顾朝林, 陈田, 丁金宏, 虞蔚.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 1993.4.[19]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2002.8..[20] 陈佑启. 城乡交错带名辩[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 2.[21] 张建明, 许学强. 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人文地理,1997(03): 9-12.[22] 范磊. 城乡边缘区概念和理论的探讨[J].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8(03): 29-34.[23] 方修琦, 章文波, 张兰生, 罗海江, 李志尧.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 城市规划, 2002(04): 56-60.[24] 周捷. 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25]徐坚, 周鸿, 编著. 城市边缘区(带)生态规划建设[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5: 3-4.[26] 周一星. 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M]. 科学出版社, 2000: 44.[27] 周一星. 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郊区化的比较[J]. 地理学报, 1997, 7.[28] 严重敏, 等. 关于城乡结合部若干问题初探[J]. 城市经济研究,1989(12): 50.[29] 顾朝林, 陈田.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网址: http://www.zwglzz.cn/qikandaodu/2020/1228/347.html



上一篇: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浅析
下一篇:网络安全需要更加开放

中外公路投稿 | 中外公路编辑部| 中外公路版面费 | 中外公路论文发表 | 中外公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外公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