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3)

来源:中外公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4是国内近20年城市边缘区中文期刊数据库研究视角的分析,数据表明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视角研究边缘空间区域的名称分别为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

表4是国内近20年城市边缘区中文期刊数据库研究视角的分析,数据表明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视角研究边缘空间区域的名称分别为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在生态学则是城乡交错带、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而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学在边缘空间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其研究走势与国外一致。结合表5的分析,进一步表明边缘区的研究重点在于该空间生态效应的发挥。但从目前国内研究边缘区的方法来看,定量研究非常有限(表6)。这也成为我们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3.4 城市边缘区与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比较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在边缘区研究中用郊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带、城乡边缘区、城乡过渡带的概念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但用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研究同一个地域空间的文章不在少数。这就说明我们在概念上没有厘清。

关于这一点,主要是由于中国城乡地域结构的划分有诸多标准,行政管辖界限的变化,称谓的不同且互相嵌套,再加上研究的角度不同,导致学术界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描述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目前主要从四个方向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定义:

(1)从空间位置上去解释;

(2)从行政地域上去解释;

(3)从社会经济景观特征上去解释;

(4)从城市的扩散作用或城市的影响力上去解释。

表3 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成果统计表资料来源:作者根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中题名含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等文献数据整理?

表4 国内城市边缘区不同研究视角统计表(单位:%)资料来源:同表3?

表5 国内以“城市边缘区”展开研究的研究视角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

表6 国内以城市边缘区展开研究的研究方法统计表资料来源:同表3?

这四个方向的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边缘区”的定性描述。从理论上讲,由于概念名称的同一性,这四个描述在城市地域上的反映应该是一致的。但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1)与(4)的范围相对较大,地域边界比较模糊;(2)与(3)比较清楚地概括了城市边缘区某一方面的特征,但两者对比起来又有不同——前者基础是“城区与郊区”,后者基础是“城市与乡村”。四者是截然不同的地域概念和范围,由它们所产生的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自然很难统一。

依据国际上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对这一区域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城市边缘区”这一概念名词更适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研究,原因如下。

(1)“城市边缘区”最直观地反映了城乡过渡地带的“动态性”和“过渡性”。吴良镛教授认为:“城乡交接地带的一大特点就是过渡性,城市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交接带可能成为明天的城区,今天的乡村可能成为明天的交接带,不断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推移”[17]。由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基础是城市,而现代中国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边缘”一词非常直观和动态地表现出了其发展的态势。

(2)“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在国外有比较长的沿革发展,在国内也是较早被引入的概念用语,使用“城市边缘区”有利于在这一学术领域里与国际接轨。

(3)“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比较符合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我国从古至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清晰的“城市—乡村”二元地域结构,“城市边缘区”很直观地表述了这一地域处于“城市”影响范围之内,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们普遍的城乡观念,又在学术上明确了这一地域的直接作用力——城市,对开展此领域的研究颇有益处,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地域。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土地特征向量的渐变性,以及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使之成为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立的地域空间单元。它可以划分为近缘区和外缘区,近缘区为环城市建成区周边,城市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明显的地区,城乡结合部即位于其中。

关于城乡结合部,这是20世纪80 年代中期由国土、规划部门提出的便于规划和管理的概念,主要指“城市规划区范围的边缘地带,是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是城市近域推进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区域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19]。2002年8月,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城乡结合部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明确了“城乡结合部”概念所具有的规划和土地管理背景的特征。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网址: http://www.zwglzz.cn/qikandaodu/2020/1228/347.html



上一篇: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浅析
下一篇:网络安全需要更加开放

中外公路投稿 | 中外公路编辑部| 中外公路版面费 | 中外公路论文发表 | 中外公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外公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