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共体育课程比较研究(3)

来源:中外公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建议 5.1 坚持“以生为本”,倡导体育人文关怀。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生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运动技能学习和终身

5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建议

5.1 坚持“以生为本”,倡导体育人文关怀。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生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运动技能学习和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的关键节点。进入社会后,除养成体育兴趣和终身锻炼习惯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在面临健康问题困扰时才重新认识体育,而更多时间则与体育无关。这是大学体育课注重技能学习而忽视个体的运动体验、情感体验,缺少人文关怀的结果。实质上,体育不仅是健康促进的工具,还是人格养成和审美情感、社交能力砥砺的场所。因此,笔者认为,大学体育课不能仅仅成为运动技能掌握和提升的课程,而应是反映时代需求和“以生为本”,倡导体育人文关怀的课程,可以通过将人文精神或传统文化与体育课堂内容相结合,展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如将儒家文化融入课堂,通过选择不同的文字进行不同的动作展现和学习,以增强人文关怀和学生学习兴趣。

5.2 广泛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从教学实施效果看,欧美国家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思想和养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方面具有可借鉴价值。其中欧美国家大学公共体育课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推广,以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为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课程学习和组织教学,可以作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组织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在我国推广应用。尤其是尽管目前我国各高校体育社团如火如荼开展,但是并未与公共体育课有机融合,而是成为各体育项目爱好者的集散地,相应的会员培训和活动组织也较为匮乏。如果将大学生体育社团与公共体育课进行融合,那么,课堂组织、高校社团活动等都将有了依托,这既能盘活高校体育校园活力,又能提升校园竞技体育文化价值。

5.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实施体系。当今“互联网+”的改革理念已渗透各行各业。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亟需互联网思维,如以学生个人卡片为信息源来搭建“互联网+公共体育课程”就是公共体育课程与互联网的一次成功尝试。课前,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选课,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框平台,对话方式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及时向学生公布课程计划、内容、考核方案、临时消息等;课中,学生上下课通过指纹打卡方式记录自己的考勤;课后,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场馆满足体育需求,个人卡片还能记录学生的锻炼时间、场馆、消费方式、锻炼时长等一系列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具体的体育锻炼情况。因此,通过这种开放、公平、透明的教学系统,建立了“互联网+课内外” 一体化的课程实施体系,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堂组织教学和课后有效监督的有机结合。

[1]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学校健康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发展[J].青少年体育,2016(11):1

[2]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99

[3] 范春来.中外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实现途径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71-73

[4] 韩洪侠.中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3(3):19-21

[5] 向剑锋.美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372-377

[6] 杜伟超等.中日体育课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138-141

[7]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 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15(3):61-65

[9] 张金桥,王健,王涛.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5):5-18

[10] 杜高山.从分析到实践: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与体育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1):74-79

[11] Benford,D College Sports Reform Movement: Reframing the “Edutainment” Industry[J].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10 ,48(1):1-28

[12] K of college sports in Japan[J].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1986 ,13(1):35-44

[13] Emil L. NACC Policies Affect College Spor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2013(10):20-22

[14] George H. School and College S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Dance ,1990 ,61(2):59-63

[15] Karen Weaver.A Game Change: Paying for Big-Time College Sports[J].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010,43(1):14-21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网址: http://www.zwglzz.cn/qikandaodu/2021/0524/493.html



上一篇: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比研究及启示
下一篇:济南天真口腔诊所第三代传承人孙金独家牙科老

中外公路投稿 | 中外公路编辑部| 中外公路版面费 | 中外公路论文发表 | 中外公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外公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